文学网 > 医道江山之大厦将倾 > 第五章:收徒

第五章:收徒


黄镇长记下这些,说声:“好,知道了,交给我吧。”然后就带着两个孩子下了山。先把桔梗、竹叶和淡豆豉都准备好,带着东西赶到了段家。如何煎药照顾两位病号按下不提,只是据说老郎中采完药之后,坚持不肯坐轿,必定要瘸着腿自己走回去。

对此,老郎中的说法是:“我给两位老师采药的事不敢耽搁,这才坐轿子。可是老师要用的药已经带回去了,接下来我就没有理由再坐轿子了。”其实大家明白,老郎中这是心疼几位老伙计呢,不舍得他们辛苦抬着自己,走那么远得到山路。

所谓“一剂知,二剂止。”三天之后,两位老师的病基本好了,开始复课。到了晚上,老郎中和秦雨时照样是帮着段星辰整理典籍。他们也听说了孩子们吃了生煎和饺子的事情,段星辰毕竟曾经登堂入室,对于天选者的传说是有些知道的。

根据描述,段星辰猜得有八分,可是毕竟是从没见过真实的例子,所以也不敢十分断定。最后,段星辰对两个孩子说:“不管你们是不是成为了天选者,一定要记住的是人品和学识才是你们安身立命的根本。任何时候,只有依靠人品攒下的福德和知识积累的学问是不会背叛你们的,懂了吗?”两个半大的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。

老郎中对段星辰说:“段教授啊,你也别说他们了,这两个孩子很好的,帮你们整理典籍这么枯燥的事情,他们也不嫌麻烦,足见其心性安稳。另外他们俩的悟性也很不错,这么生涩的书,跟着我们学居然也能学下来。”

秦雨时笑着说:“那还是采菱乖,哪像我们玄墨,就知道疯玩。”秦雨时看着两个孩子说:“我也时常想能有一个星辰家这么乖的女儿就好了呢。”段星辰赶紧说:“不不不秦老师,采菱她什么都不懂,还得多亏是玄墨带着采菱呢。”听到段星辰叫自己秦老师,秦雨时神色有些暗淡地转过了头。

老郎中多年走南闯北,活人无数,是何其敏锐的人物。论望闻问切、察言观色自然不在话下,他早就看出两个人相互有意,却是碍于多方面的顾虑,谁都不敢点破。老郎中站起来,活动活动腰,对杜玄墨和段采菱说:“孩子们,跟我出来一趟。”

段采菱问:“李爷爷,我们出去干什么呀,我的功课还没写完呢。”杜玄墨也说:“是啊李爷爷,至少让我写完这一段啊,不然思路就打断了。”老郎中活动完了腰,又转了转脖子,还没来得及说话,倒是秦雨时先开口了:“写什么写,小孩子不能这么没礼貌,李爷爷让你们出去呢,你们还不快去。”

两个孩子听言,只能乖乖地跟着出去了。屋外,杜玄墨问:“李爷爷,叫我们出来干什么啊?”老郎中抬头看着星空说:“没什么,就是找你们问个事,你们愿不愿意拜我为师,学习医术啊?”段采菱眨巴着大眼睛问:“学习医术?是不是以后爸爸生病的时候,我就可以自己给他治了啊?”

老郎中的眼中微微含笑,说:“是啊,不止可以治好你爸爸的病,还有玄墨妈妈的病,其他所有人生病,你们都能给他们治疗。”杜玄墨抢先回答说:“好啊,我要学,我愿意拜李爷爷为师。”段采菱也一脸期待地说:“我也愿意。”

老郎中说:“学医的过程很枯燥,很无聊,你们能坚持下来吗?”杜玄墨回想起前两天妈妈病倒在床上的情景,坚定地说:“我可以。”老郎中又问:“我的要求很严格,如果你们做不到,我会打你们手板,不给你们饭吃,你们还愿意吗?”段采菱也一脸坚定地说:“我也可以坚持的。”杜玄墨也是点头。“好。”看着两个小家伙的神情,老郎中由衷地发出一声赞叹,心中是无限的乐意。

屋子里只剩下了段星辰和秦雨时,忽然变得很安静,呼吸可闻。秦雨时的眼神时不时地瞟向段星辰的面庞,自己的脸颊上添了一抹绯红。秦雨时感觉仿佛又回到了与自己丈夫初次相见的情景,这么多年,她已经很久都没有这样的情绪波动了。

自从得知丈夫的死讯之后,每天最多的情绪就是忧愁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她将丈夫的战死怪罪到自己头上,总觉得是自己的命不好才妨害了丈夫。从此后,她将自己关在一个硬壳里,再不愿出头。

段星辰也好不到哪去,自己的妻子原本和他一样也是一名学者。在保护文物古籍的过程中,为了保护段星辰和采菱,她挺身而出挡在前面,自己被弓箭刺穿了胸膛。要不是段采菱的哭喊加上其他同志奋力把段星辰拉走,只怕他也要留在那里陪伴妻子。

自从妻子出事之后,段星辰每日除了走路,难得空下来的时间都醉心于古籍的整理和研究中。直到来到城桥镇,见到如此贤良淑德的秦雨时,他也仿佛再次见到了当年的妻子。他甚至觉得,这是亡妻特意给他安排的人。可他不敢多作非分之想,只是每天晚上俩人在一起整理典籍的时候,段星辰会在心中暗暗许愿:“让秦老师在这里多待一会儿吧。”

老郎中带着两个孩子在门外站了一会,估摸着应该差不多了,就对两个孩子说:“来,我们进去吧。”杜玄墨和段采菱一齐回答声:“好。”老郎中推开门,看着屋里的情形,暗道声:“坏了,进来早了。”原来,段星辰和秦雨时果然互有心意,可是门突然打开,还没凑近的两个人赶紧分开了。

只见秦雨时低头不语,咬唇颦眉,宛如怀春的少女一般;段星辰也有些尴尬地站起来,干笑了两声。老郎中一看此情景,心想:得了,此事急不得,慢慢来吧。老郎中恰到好处地对俩人说:“你们两位郎才女貌,何苦矜持呢。老朽残烛之年又逢此战乱,要是死前能见到一桩美事,倒也不枉我活这些日子了。”

秦雨时听了这话,更加羞涩地扭过身去;段星辰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。见场面有些尴尬,李郎中又说:“得了,来说件正事吧,我有事与你们两位商量。”段星辰和秦雨时如获大赦,赶紧说:“李叔你有什么话尽管说吧,无论是什么事,我们一定想办法做到。”

老郎中说:“那我就拉下老脸对两位说了,我老了,老婆子前两年死了,膝下子女也都去了前线,生死不知。实话说,这两个孩子我很喜欢,我斗胆请两位老师准许我收下两个孩子为徒,让我的一身医术得以传下去。”说到这里,老郎中的眼神有些暗淡:“所谓天地君亲师,没有儿女在,徒弟就是我的至亲,哪天我不行了,还能有人给我收个尸。”

段星辰和秦雨时都动容了,一个老人竟然对自己如此请求,谁能忍心拒绝呢?段星辰将老郎中请到上首端坐好,秦雨时倒来两杯茶水。俩人拉过两个孩子来,说声:“跪下,磕头。”两个孩子懵懵懂懂地给老郎中磕了头,献了茶,正式叫了声:“师父。”

“好,好!”老郎中看着两个孩子在面前,就跟当初看到自己的孙子最后一眼时一般岁数。他低下头,用粗糙的手抹了抹眼里的泪花,再也说不出话来。此后的每一天,杜玄墨和段采菱都是白天上课,晚上跟着老郎中学习医术。从识药认药开始,渐渐学习医理。段星辰带回来的典籍很有用,提供了很好的教材。

二人正式学习的第一本医书就是《雷公药性赋》,其词句简短精炼,朗朗上口,很是能够开蒙。于是,两个孩子跟魔怔了一样开始背诵。晚上吃饭时,段采菱夹起一块萝卜就会念出“萝卜去膨胀,下气制曲尤堪”的句子。于是,杜玄墨马上会接一句:“况夫钟乳粉补肺气,兼辽肺虚。”

每逢此时,秦雨时就得赶紧抢过话茬:“赶紧吃,一会儿饭就凉了,吃饭还堵不住你们的嘴。”如果没人拦着,杜玄墨和段采菱就会你一句我一句,一直比着背下去。过了一会儿,杜玄墨舀起一勺汤准备要喝,忽然就会摇头晃脑地冒出来一句:“诃子生精止咳,兼辽滑泄之疴。”段采菱也似碰了开关一样马上喊着接道:“秦艽攻凤逐水,又除肢…节…之……疼。”声音越说越小,俩人又开始安心吃饭,因为秦雨时那“凶狠”的眼神正在盯着二人,

别看秦雨时表面上责怪,其实对两个孩子的积极好学十分满意。她还教给杜玄墨和段采菱一个诀窍:“你们可以把药性赋的文字逐句写在小纸条上,贴在师父药柜对应的抽屉上。这样你们每次帮师父抓药的时候都能看见,相当于每次都复习了一遍。”两个孩子非常高兴地分别抄写了一遍,将纸条工工整整地贴在了师父的药柜上,每日诵念。

四小经典很快就学完了,紧接着又学四大经典、诸家医案。如此过了六年,六年后,杜玄墨十二岁,段采菱十一岁,熊猫叶儿也长成了巨大的体型。两个孩子学习很快,不只是课业追上了平均年龄在十五六岁的高级班。医术也学得很不错,基础很扎实,老郎中对两个孩子感到很是欣慰,唯独不满意的是熊猫叶儿就快把自己辛苦栽种的竹园吃干净了。

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:停战了。八国共同攻伐崇山国,打了六年也没能将崇山国灭国。眼看战果无法扩大,侵略民族那无信无义的劣根性就渐渐暴露了出来。八国同盟之间出了内讧,这给了崇山国宝贵的喘息之机。

崇山国注定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、最老牌的国家,当然不可能就这么接受停战。可是眼下,整个国家满目疮痍,想要组织起反攻的力量还是太弱了。必须利用这宝贵的停战期休养生息,为未来的反攻做好准备。

王室内阁定下了策略:以城市为中心,覆盖周边村镇。以点带面,继而全面盘活农业、生产、贸易、教育等各个方面。自那崇明京内的国王周尚霖开始,以身作则撤去了龙床龙帐,每晚只睡在一堆柴草上。同时,下令后宫诸妃带着宫女们织布、裁缝,以身作则增加产出,用来作为战略储备物资。

君为臣纲,君王如此,臣子们自然也是个个争先。礼部组织起众学子乡绅,大量收集文物、网罗典籍,将之重新整理修订,留下文明传承。兵部联合民团、武术宗门,积极屯田养兵,开垦荒地,准备一切积蓄战力。工部组织起民间工匠和矿区加大生产,铸造兵器的同时,修建基础设施,改善民生条件。刑部,明正典刑的同时,配合工部组织囚犯生产自赎,表现好的,可以减刑。户部,统筹全国钱粮,与基层官员一起组织闲散人员及刑满释放人员参加工作,促进社会恢复生产。一切,似乎都在努力恢复正轨。


  (https://www.50331.cc/chapter/99661437/102528671.html)


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www.50331.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50331.cc